现在社会上房价高,基本已经是公认的了。其实买房的也不一定都是有钱人,购房人群中贷款的人可能高达80%,尤其是大城市房价高,贷款买房的人更多。甚至有些付了全款的也可能是找亲戚朋友借的,所以贷款买房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。
但是房价已经这么高了,为什么买房置业依然热闹呢?首先小编认为市场是有一定需求的,那么我们先来分析下买房的主要人群,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类。
第一、刚需类:即已经毕业三五年,工作基本定下来了,朋友也谈得差不多了,谈婚论嫁、娶妻生子已成为眼前最紧要的事儿,就是“万事具备,只欠买房”了。
第二、改善类:多是30-40多岁的群体,第一套房已经住了十年八年以上了,进入了“上有老下有小”模式,90平左右的空间已显局促,换房升级已迫在眉睫。
第三、备用类:这一类人多是为孩子工作、结婚所备,家庭略有积蓄,孩子正在上高中或者大学,也或者大学刚刚毕业。眼看着房价不等人,早买早省心,更重要的是省钱。
第四、有钱类:这类人是真正的有钱人,当然不是能登上福布斯榜单那种级别的,但这些人衣食无忧,账务自由,别无投资途径或者干脆就不懂其它投资渠道。所以,只有投向买房,时常还加上个“保值、旅居、养老、旅游”之类的嘘头。旭瑞和昌优地售楼部的小编看到楼主这样写道。
以上这些人群都对买房具有一定的需求,因此只要有市场需求存在,自然会有人去购买,这里我们把那些故意炒房的人和炒房团先排除在外,实事求是的分析一下市场客观需求。当然除了需求以外还是有很多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。
首先由于中国人都喜欢跟风,并且有句俗话叫买涨不买跌,什么东西越涨反而越喜欢买。再加上媒体、售楼人员以及一些炒房客们,散步一些房价即将上涨的谣言。让有些即使需求不大的人都着急先买房子。
其次,中国几千年来对房子的热衷,孩子结婚要准备房子,有了钱改善生活要买房子,再加上这几年一直疯传房子能保值。许多有钱人都开始利用房子为自己的资产保值,导致房价越炒越高。最终让普通购房人都难以接受了,甚至有的地区都有价无市了。
最后,由于目前城镇化还在继续,许多人认为早晚要进城,晚买不如早买。再加上部分地区户籍限制比较严重,不买房在当地上不了学,许多人为了孩子,都开始在城里拼命的抢房。而且还坚持的认为,未来房价还会暴涨,这种错误的观念本身就会使房地产畸形膨胀。
房子不是用来炒的,而是满足的我们的居住需要拿来住的。随着国家的调控升级,相信房子的价格会稳定住,并且趋于理性。